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黎鐵男
年逾80的王艷(化名)說,最近在街上溜達的時候,會很留意墻上、窗上的招租廣告,看附近有沒有公寓出租。
(資料圖片)
王艷原本住的房子位于哈爾濱市松北區群英街的利民學苑小區,小區一共分A、B兩棟樓,每棟三個單元,一層四戶,共31層。周邊緊鄰黑龍江工商學院、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等學校。
4月28日,王艷所居住的利民學苑被爆出承重墻被砸,240戶居民緊急撤離到了酒店。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23天,不少居民已經返回家中居住,王艷也是其中之一。
承重墻被砸的樓房:哈爾濱利民學苑小區B棟 圖源:網絡
“安置酒店離我孫子的學校比較遠,所以我們就回家住了。但是住著其實心里也不是很踏實,所以我想著給我孫子在這(利民學苑)附近租個公寓,然后我還是回酒店住。”
像王艷一樣每天在利民學苑小區附近徘徊的人不少,83歲的劉玉芬(化名)也是其中一位。
“我家在這有一個房子,但是租出去了,現在租戶在賓館住呢,我反正平時沒事,就時不常回來看看,溜達溜達。”
不過,利民學苑的住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王艷和劉玉芬這樣“悠閑”。
住在利民學苑B棟5樓的董麗(化名)每天奔波于家和賓館之間,一邊照顧丈夫,一邊憂心房子的未來。
2012年,為了孩子上大學,董麗一家從齊齊哈爾搬到哈爾濱,在利民學苑買了房。
2021年的5月24日,董麗的丈夫因在密閉的地下室里工作而吸入有害氣體,患上中毒性腦病,從此臥床不起,需要人全天看護。這是他們家遭受的第一次“災禍”。
2023年4月28日,變故再一次降臨這個家庭。
“剛知道的時候很絕望,本來家里就有病人,現在又發生了這種事。原本為了賺錢給丈夫買藥,我把家里僅有的兩個房間都租出去了,和丈夫兩人就住在客廳,現在樓裂了,租客走了,家里固定的收入來源也沒了,我丈夫下個月的買藥錢都沒有了。”董麗說。
如今,董麗與丈夫和其余239戶業主一樣,他們每天都在等消息,等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一道裂痕
4月27日早晨,董麗再一次被樓下的裝修聲吵醒,她只能起床給丈夫準備早飯。
據她回憶,從4月中旬開始,3樓就“大張旗鼓”地裝修,“一砸就是一天,我家住在五樓,真的特別吵”。
不少業主為了這件事找過物業,物業也提醒過三樓的租戶,“聽說25號的時候,物業都把3樓停水斷電了,但是沒有什么效果。”知情業主表示。
4月27日中午,樓下裝修的聲音越來越大,“聽說四樓的業主實在是忍受不了了,想找相關單位來協調,但我們這邊沒有明文規定中午不允許施工,后來(4月28日)看見四樓業主拍的視頻我們才知道,3樓裝修的時候把勾機都用上了,這怎么可能是普通裝修。”董麗說。
到了下午,6樓的業主拿著裝修的錄音去找了小區物業經理,告訴物業經理3樓裝修的聲音不對,不像是普通裝修。
利民學苑B棟3樓 圖源:網絡
物業還是沒有派人去現場制止,只是給三樓的租戶打了個電話,“我從四樓業主那聽說,當時3樓的租戶告訴物業,自己沒砸承重墻”。
到下午四點半,董麗的丈夫被噪音震得受不了,頭痛得厲害。于是,董麗去三樓看了一眼。
“三樓的租戶看起來三四十歲,高高瘦瘦的,具體干什么的、哪里人不知道,我到了之后他把我堵在門外,我說我就是來問一下什么時候停工,家里的病人實在是受不了這么大的噪音了,后來那個人說5點停工,我就先回家了。”
當天,利民學苑的業主們都沒有想到,B棟的承重墻已經被損壞了。
4月28日早晨,第一道裂痕被發現。
“28日早晨7點多,402業主家的兒子躺在床上,發現墻上有巨大的裂縫,他告訴了左右鄰居,又給物業打了一個電話。后來401的業主告訴我說402的墻上有了大裂縫,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那天,B棟業主陸續在家里發現了裂縫,有人向相關部門反映,也有人報了警,還有人把3樓裝修的視頻發到了網上。
“3樓那個租戶把一層都租了下來,把4戶都鑿通了,整個三樓像個大操場一樣空空如也,承重墻那裸露出了2.6米的鋼筋,就是網上視頻放出來那樣。”董麗說。
利民學苑B棟3樓 圖源:受訪者提供
“后來相關部門有人來制止,3樓的租戶也被帶走。”
當天晚上,利民學苑的業主被安置到附近的酒店居住。
5月1日,哈爾濱松北區城市管理和行政綜合執法局發布情況通報稱,4月28日接到群眾關于利民學苑小區一房屋存在擅自拆改房屋承重墻的舉報,已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對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5月9日,公安機關已依法對4名相關責任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下一步將依據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技術報告,制定相應方案。
命運的捉弄
由于丈夫行動不便,4月28日的時候董麗并沒有和丈夫搬到社區安排的賓館去住。
5月7日,在社區的幫助下,董麗和丈夫搬到了附近的酒店居住。“現在是包吃包住,網上說的一天補貼200是假的。”
為了照顧丈夫,董麗現在每天不到六點就要起床,半夜才能休息。既要幫丈夫按摩,也要伺候丈夫,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這個房子當初是借親戚的錢買的,前兩年總算把錢都還上了,結果我丈夫又得了重病,又向親戚借了錢。”董麗嘆息道。
“之前我把兩個房間都租了出去,一個房間一個月租1000元,扣除水電網費大概能賺1600多,正好夠我丈夫的藥費,本來想著等到我丈夫能自理,就把這個房子賣了還債,然后我丈夫能去當個保安,我可以去打工來維持生活,結果又發生了這種事情。”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在某房產信息服務平臺上,利民學苑仍有16套房子在售,其中2室1廳建筑面積107平方米的售價為62萬,小區均價為5957元一平方米。
負責利民學苑的房產經紀人楊蕾(化名)向時代周報表示,現在利民學苑在網上的報價與此次事件前的價格沒有區別,不過在實際交易中應該是下降的。“目前有掉了十個點左右的,如果價格夠低可能還是能賣出去。”楊蕾說。
董麗與丈夫是齊齊哈爾拜泉縣人,“我們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工人,只能靠自己賺錢。”
董麗說事情發生后社區曾來了解過情況,她詢問是否可以辦低保,但因為名下有房,不符合辦低保的條件。
目前,除了照顧丈夫,董麗還時刻憂心著房子的事情,每天回家取東西的時候,她總會在樓道和家里仔細地觀察,把新發現的裂痕拍下來。
董麗家客廳的墻壁已經鼓包、開裂 圖源:受訪者提供
“你看,這是我5月13日回家取東西的時候拍的五樓到六樓的步梯,”董麗把這段時間拍的視頻都發給了時代周報記者,“樓道里的裂痕一天比一天大了。”
為了讓這件事情能夠被更多人知道,并不熟悉電子設備的董麗還下載了短視頻剪輯軟件,不定時發布自己拍攝的視頻。
利民學苑B棟樓道開裂的墻面 圖源:受訪者提供
“我本來根本就不會玩這些(短視頻)的,就是因為看到網上有人說物業在28號第一時間就制止了3樓砸承重墻這樣的假消息,我太氣憤了,就想把真實的情況都記錄下來,發到網上,讓更多人看到。”
目前,董麗已經在視頻平臺發布了13條視頻,平均兩天直播一次,公開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在樓內拍攝的真實情況。
評論區內有人鼓勵她要堅強,也有人質疑利民學苑的業主們為什么最開始不管,還有更多人詢問后續該如何處理。
然而董麗也不知道,如今她只能一邊照顧丈夫,一邊等待消息,在四下無人的樓道里發出一聲聲沉重的嘆息。
這幾天,利民學苑的業主們也曾一起合計過什么樣的賠償他們才能接受。網上相關的消息也是五花八門,例如“損失一共1.6個億”。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擅自拆除承重墻,造成嚴重后果,除了可能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外,情節嚴重的,還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就個案而言,需根據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結合具體案件案情予以認定。
等下去、堅持下去
早在事情發生前一年,沈宇(化名)就在賣自己的房子,“我家住在A棟,砸這個墻本來對我們那個房子沒有影響,但就是網上這幫人天天報道,天天發,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我們這的事了,現在我這個房子還怎么賣。”面對曝光,沈宇作為業主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他也承認,“最近幾天安靜不少了,事兒剛發生那幾天,各種媒體啊、網紅、電視臺什么的天天都有過來采訪的,直播的,不知道為什么都一蜂窩的來這了。”
與沈宇的急于出手不同,對于B棟一些業主來說,這套房子是他們奮斗了半輩子,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積蓄購買的一套房,他們目前最想知道的消息是后續的處理結果以及賠償方案。
“雖然說目前看起來沒啥事,但是大家心里都有顧忌。”B棟業主孫濤說,“聽說之前有專家來檢測過,現在回去討論方案了。我們現在每天都在等消息。”
據孫濤介紹,B棟里的不少住戶家里都有一定的困難,“有做了腰間盤手術一動不能動的,還有家里有歲數大、身體不好的,很多人本來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醫院、學校團團轉,結果現在還有家不能回,每個人都很心急。”
就像董麗家一樣,如果說董麗的丈夫為了工作患上中毒性腦病,從此家里少了一個人賺錢,而今對這個家庭來說,一個破裂的房子無疑是雪上加霜。
據人民日報報道,目前,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市區兩級組建工作專班,相關調查、監測、處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而根據此前的消息顯示,樓宇已經開始進行臨時加固,從而緩解4層以上不斷開裂的情況;此后還要請寒地設計院的建筑專家對樓宇受損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報告,公示于眾,接受群眾監督;然后再請國內建筑專家、抗震專家、優秀施工單位聯合給出樓宇加固方案,公示并征求意見,最后加緊施工,讓疏散居民早日回家。
“現在能做的就只有等下去,堅持下去,一切可能還有希望。”董麗說。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