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5月19日報道:一體化發展,軌道交通先行。目前長三角已是高鐵路網最密集的地區。在國家骨干高鐵網已基本成形、城市地鐵基本成網的背景下,完善城際(市域)鐵路網建設成為“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的重中之重。伴隨著都市圈協同發展不斷加深,市域鐵路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使得投資主體、運營主體、政府管理主體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如何更好協調融合發展?
論壇現場
“目前長三角部分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已進入實質階段,基本形成共識,具備工程聯通條件,并進入研究落實階段。然而,運營、維護尚未正式啟動,運營模式未形成穩定共識,有較多問題需思考。”在今天舉行的長三角城際(市域)鐵路協同與融合發展論壇上,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楊彥生接受了東方網記者的采訪。
楊彥生指出,市域鐵路網運營面臨三大主要問題:多元主體的協調統一、運營模式的合理選擇以及運管規則的統一構建。“比如,信號、供電制式、限界、車輛、車站設施等方面,都需要相對統一的標準。還有各地區運營資質如何互認、運輸計劃如何統籌安排、運營模式如何確定、票務管理如何清算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新的機制把他們統一起來。”
對此,楊彥生也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比如,運輸計劃方面,可定期協商跨區域列車運行圖編制;運營資質方面,運輸、駕駛、調度等崗位統一培訓,實現資質互認;票務管理方面,實現一票通行,票制兼容;運維管理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建立統一的運維檢修制度。
事實上,市域鐵路建設的重要性在此前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也可見一斑。此次長三角規劃建設項目涉及63項,其中干線鐵路24項,城際鐵路9項,市域(郊)鐵路30項,占“半壁江山”。
其中,從上海來看,圍繞上海都市圈的市域鐵路達9條800多公里,占據近1/3。截至目前,規劃有4條市域鐵路延伸至其他城市,上海嘉閔線(含北延伸)將抵達蘇州太倉市,金山至平湖線將從上海金山抵達嘉興平湖,嘉興至楓南線將從上海金山楓涇抵達嘉興國際商務區。另外,位于上海西面的上海示范區線將從上海虹橋商務區連接示范區“水鄉客廳”。
上一篇:奇富科技季報圖解:營收36億凈利9.3億 消費者信心逐步恢復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