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江西南昌的吳先生,43歲。半年前間斷頭暈發作,工作緊張、熬夜時尤為明顯,同時血壓升高,在140/100mmHg左右。近1周頭暈加重,血壓最高158/110mmHg。刻診:頭暈,納可,眠差,夜尿頻,大便不順暢。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血壓150/110mmHg,心率85次/分,律齊。四診合參,中醫辨證為:眩暈(肝郁化火,兼夾痰濕型),治法:平肝清肝,健脾祛濕,兼活血安神。情況基本了解,但見——鉤藤、天麻、夏枯草、炒梔子、生龍骨、生牡蠣、丹參、紅花、赤芍、白芍、清半夏、炒白術、茯苓、合歡皮、遠志、炒酸棗仁。服藥14劑,患者頭暈,眠差,夜尿頻,排便不暢等諸癥明顯減輕,血壓126/85mmHg。繼續鞏固一段時間停藥。后隨診1月,患者頭暈未作,睡眠較好,血壓控制良好,穩定在130/90mmHg左右。這個患者長期工作緊張導致情志不舒、肝氣郁結,容易肝郁化火,上擾心神,睡眠就差。熬夜進一步耗傷陰血,肝陰受損,血不養心,心神失養,心神不寧睡眠就更差。肝木乘脾土,脾失健運,就會出現大便不暢。而脾失健運,痰濕內生,肝陽、肝火挾痰上擾清竅而致“眩暈”發作。好在患者病程短,對癥用藥,頭暈、眠差等諸癥改善明顯,再配合調整生活方式,適量運動,調整作息。血壓也能控制良好。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