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分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愛分享的人
平時遇到有趣的事、好看的內容
都會第一時間發到家族群里,
自己會給爸爸捧場,
但家族群里的其他親戚
對他發的內容幾乎不作回應。
于是,
爸爸義無反顧地官宣退出家族群,
決定更加優雅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該網友還曬出
父親在退群前
發的最后一段文字
頗有點“負氣出走”的意思
“一個親人群是分享喜怒憂愁善感的小團體,
沒人關注點贊溝通,
這個群沒有存在的意義,
不好意思我先退出了,
你們吉祥安康。”
#因分享無人回應爸爸退了家庭群#
沖上熱搜第一
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
評論區有網友
曬出“同款退群爸爸”:
我爸已經兩進兩出了
愛秀又玻璃心
沒辦法,
他開心就好!
也有網友感慨:
我爸真卑微,分享到家族群
但幾乎沒人回應!
有網友感同身受:
分享欲落空的確是很悲傷的事情!
還有網友分享自己的
舅舅、舅媽也是一樣
有網友認為自己的舅舅很酷
即使無人回應,還是堅持分享
內心夠強大!
除了父母輩
當代年輕人也有和朋友分享
卻無人回應的遭遇
也有網友持不同看法
認為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沒有人會以你為中心
人情世故看明白就好
澎湃新聞在評論中指出:
家人群不僅僅是一個互通有無的通訊工具,也不只是誰家有了事,在群里吆喝通知一聲,除了信息功能,它還承載著情感功能。當下,很多家庭的物質生活已經很充裕了,父母的溫飽并不是問題,但我們或許忽略了“精神養老”。
上一篇:世界速看:怎么隱身訪問好友空間不用黃鉆_怎么隱身訪問好友空間
下一篇:最后一頁